- 將軍
- (将军, 將軍)
官名。 春秋时始见。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 "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?"杜预注: "(晋)魏子(魏舒)中军帅, 故误之将军。 "今人杨柏峻《春秋左传注》: "疑将军于春秋虽非一定武职之官名, 然独将一军者, 欲称为将军。 "战国始以为官名, 如魏太子申为上将军。 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谓前后左右将军皆起于周末。 西汉有大将军、 骠骑将军、 车骑将军、 卫将军、 前后左右将军。 此外尚临时随事立名者, 如伏波、 楼船、 横海、 贰师等。 汉末至魏, 出现四征(征东、 征西、 征南、 征北)、 四镇、 四安、 四平等号。 魏、 晋、 南北朝时, 将军职权地位差异很大。 有临时设置而有实权者, 如中军将军、 龙骧将军等; 有仅作称号者, 如骁骑将军、 游击将军等。 南朝梁将军号多达二百四十, 分四十四班(班即阶, 班高者贵)。 北朝齐大将军为第一品, 相去悬殊。 唐十六卫各置大将军、 将军。 唐、 宋、 元、 明均以将军为五品以上武散官之号。 宋、 元、 明又以展中武士号为将军。 清将军有四类。 一为宗室封爵之号, 如辅国将军等。 二为各地驻防旗兵长官, 在何地即称何地将军, 掌防务及当地旗在民事。 在边疆者即为当地军政长官, 如黑龙江将军, 即兼有内地督抚身份。 三为正一品至从二品武职封赠的官阶。 四为临时出征的统帅, 如扬威将军之类。 辛亥革命后, 袁世凯曾改各省都督为某某将军督办军务, 亦以将军、 某某将军、 某某上半军为高级军官之虚衔。
* * *(將軍, 将军) 官名。 春秋時始見。 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 "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?"杜預注: "(晉)魏子(魏舒)中軍帥, 故誤之將軍。 "今人楊柏峻《春秋左傳注》: "疑將軍于春秋雖非一定武職之官名, 然獨將一軍者, 欲稱為將軍。 "戰國始以為官名, 如魏太子申為上將軍。 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》謂前後左右將軍皆起于週末。 西漢有大將軍、 驃騎將軍、 車騎將軍、 衛將軍、 前後左右將軍。 此外尚臨時隨事立名者, 如伏波、 樓船、 橫海、 貳師等。 漢末至魏, 出現四征(征東、 征西、 征南、 征北)、 四鎮、 四安、 四平等號。 魏、 晉、 南北朝時, 將軍職權地位差異很大。 有臨時設置而有實權者, 如中軍將軍、 龍驤將軍等; 有僅作稱號者, 如驍騎將軍、 遊擊將軍等。 南朝梁將軍號多達二百四十, 分四十四班(班即階, 班高者貴)。 北朝齊大將軍為第一品, 相去懸殊。 唐十六衛各置大將軍、 將軍。 唐、 宋、 元、 明均以將軍為五品以上武散官之號。 宋、 元、 明又以展中武士號為將軍。 清將軍有四類。 一為宗室封爵之號, 如輔國將軍等。 二為各地駐防旗兵長官, 在何地即稱何地將軍, 掌防務及當地旗在民事。 在邊疆者即為當地軍政長官, 如黑龍江將軍, 即兼有內地督撫身份。 三為正一品至從二品武職封贈的官階。 四為臨時出征的統帥, 如揚威將軍之類。 辛亥革命後, 袁世凱曾改各省都督為某某將軍督辦軍務, 亦以將軍、 某某將軍、 某某上半軍為高級軍官之虛銜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